化学性质

二氧化碲为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eO2。白色粉末。主要用于制备二氧化碲单晶,红外器件,声光器件,红外窗口材料,电子元件材料及防腐剂等。包装为聚乙烯瓶封装。

2.png

二氧化碲的概述图

编号系统
CAS号:7446-07-3

MDL号:MFCD00011263

EINECS号:231-193-1

RTECS号:WY2675000

BRN号:暂无

PubChem号:24888611

物理性质

熔点(°C)

733

相对密度(水=1)

5.66(四角)

相对密度(水=1)

5.91(斜晶)

密度

5.49~6.02g/cm3

熔点

733°C

沸点

1260°C

升华

加热至熔点以上温度易升华

声光优值Me

793×10-18S3/g

声速Vs[110]

0.617×105cm/s

白色结晶体。四方晶结构、加热显黄色,熔融呈暗黄红,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和强碱,并形成复盐。

化学性质

氢键受体数量

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

34.1

重原子数量

3

复杂度

18.3

共价键单元数量

1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为性能优良的声光晶体。

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蒸气。有害燃烧产物是氧化碲。

毒理学数据:

1 、

试验方法:未报告;

摄入剂量: 324毫克/千克;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兔;

毒性类型:急性;

毒性作用:详细的毒副作用没有报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剂量值。

2、

试验方法:皮下;

摄入剂量: 798毫克/千克,女性15至19日(县)后受孕;

测试对象:啮齿动物-鼠;

毒性类型:生殖;

毒性作用:

1.胚胎或胎儿死亡。

2.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异常。

3.眼睛/耳朵发展异常。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安全信息

安全信息

安全说明:24/25

危险品运输编号:UN32846.1/PG3

WGKGermany:2

RTECS号:WY2675000

HazardClass:6.1(a)

PackingGroup:II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可引起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呼吸蒜臭味、口内金属味等症状。严重时肝肾受损。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

二氧化碲应急措施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氧化碲使用事项

操作注意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若可能,回收使用。也可以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运输注意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混装混运。

二氧化碲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吸入有害。可能致癌。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

急性经口毒性 类别 4

皮肤腐蚀 / 刺激 类别 1A

皮肤致敏物 类别 1A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类别 1

急性吸入毒性 类别 4

致癌性 类别 1A

生殖毒性 类别 1A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反复接触 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 ——急性危险 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 ——长期危险 类别 2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302 吞咽有害。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32 吸入有害。

H350 可能致癌。

H360 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H372 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 水或吸烟。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 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 用。

P201 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 前切勿搬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P330 漱口。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 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 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 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 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舒适体位。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 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 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 用水充分清洗。

P333+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 求医/就诊。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 重新使用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8+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 求医/就诊。

P314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吸入有害。可能致癌。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合成方法

提拉法。

用途

主要用作声光偏转元件。

用于防腐、鉴定疫苗中细菌等。

制备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热、电转换元件、致冷元件、压电晶体和红外探测器等。

用作防腐剂,还用于菌苗中的细菌检验。还用于菌苗中的细菌检验制备亚碲酸盐。发射光谱分析。电子元件材料。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