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33523-25ml | 增效胺 | ≥98.0% | 25ml | 121.00 | 121.00 |
|
|
A33523-100ml | 增效胺 | ≥98.0% | 100ml | 332.00 | 332.00 |
|
|
A33523-500ml | 增效胺 | ≥98.0% | 500ml | 1113.00 | 1113.00 |
|
化学性质
质量标准
危险属性
MSDS
质检报告
采购询价
问答
一、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1. 分子式和分子量:增效胺的分子式为C₁₇H₂₅NO₂,分子量为275.39。
2. 密度和熔点:该化合物的密度为1.05 g/cm³,熔点低于-20°C。
3. 沸点和闪点:其沸点为158°C(2 mmHg),闪点为177°C。
4. 溶解性:增效胺几乎不溶于水,但可以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包括石油类产品和氟代烃类化合物。
5. 蒸汽压:在25°C时,其蒸气压为0.002 Pa。
6. 折光指数:n₂₀ᐤ为1.505,n₂₅ᐤ为1.4985。
7. 稳定性:增效胺对光和热稳定,在pH 5~9的范围内30天以上不水解。
二、化学性质
1. 反应性:增效胺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会与强酸和强碱发生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它可以与大多数农药混合使用,且无腐蚀性。
2. 毒性:增效胺具有一定的毒性,急性经口毒性LD₅₀值为5000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₅₀值大于5000 mg/kg(大鼠)。对眼睛有轻微的刺激作用,但对皮肤的刺激不明显。
三、用途与应用
增效胺主要用作农药的增效剂,能提高除虫菊素等杀虫剂的效果。此外,它还可用于制备胺基化合物、特定胺基活化剂、聚酰胺、缩醛聚合物等。
四、安全信息
1. 储存条件:应将增效胺存放在阴凉、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2. 防护措施: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外套等。
3. 环境影响:增效胺对环境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在使用和处置时需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一、物理化学性质
1. 分子式与分子量:
- 分子式为C₁₇H₂₅NO₂。
- 分子量为275.39。
2. 密度与沸点:
- 密度为1.085 g/cm³(纯品)。
- 沸点为406.1°C(760 mmHg)。
- 工业品的密度在D20时为1.040~1.060。
3. 熔点与凝固点:
- 纯品的凝固点低于-20°C。
- 工业品的熔点范围通常较宽。
4. 溶解性:
- 不溶于水,但可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合,如石油类产品和氟化烃类。
5. 稳定性:
- 对光、热稳定,在pH 6—8范围内不水解。
二、纯度与杂质含量
1. 纯度:
- 工业品的纯度通常较高,但具体数值可能因不同生产商而异。
- 纯度可以通过色谱分析(如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2. 杂质含量:
- 主要杂质包括2-乙基乙醇等。
- 杂质含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安全性
1. 急性毒性:
- 雄大鼠经口LD₅₀值为4990 mg/kg,雌大鼠为4220 mg/kg。
- 兔经皮LD₅₀值为470 mg/kg。
2. 环境危害:
- 对野鸭和鹌鹑的LC₅₀(8天)>5620 mg/kg饲料。
- 鱼毒LC₅₀(96小时):虹鳟为1.4 mg/L,蓝鳃为2.4 mg/L。
3. 其他安全信息:
- 需存放在密闭容器内,并置于低温干燥处。
- 处理时应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四、应用性能
1. 药效增强:
- 作为除虫菊素、丙烯菊酯和鱼藤酮的增效剂,用量为除虫菊素量的5~10倍。
- 在气雾剂和喷射剂中常与增效醚合用,以增强杀虫效果。
2. 防治效果:
- 对多种昆虫具有同等毒力,特别适用于防治蟑螂等害虫。
- 能延长除虫菊素、丙烯菊酯等农药在制剂中的活性寿命。
1. GHS分类:增效胺被归类为有害化学品。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3. 风险术语:
-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 R21:与皮肤接触有害。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在呼吸停止时,须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送医。
-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服。如发生皮肤刺激,就医。被污染的衣服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
- 眼睛接触:用水细心地冲洗数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则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就医。
-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任何泄漏,都必须在喷水灭火之前被隔离。
6. 泄漏应急处理:
-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流动式化学防护手套,戴防化学品的双眼防护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时,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塑料布覆盖,减少飞散。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处置:避免吸入蒸气、接触皮肤和眼睛。远离火源、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
- 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中,库温不宜超过 25℃。应与类还原剂、酸类、易(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8. 废弃处置:废弃物质应交由专业机构处置。
9. 安全数据表:增效胺的安全数据表(SDS)会包含更详细的信息,如物理化学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运输信息等。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