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CAS号:59-23-4
MDL号:MFCD00151230
EINECS号:200-416-4
RTECS号:LW5490000
BRN号:1724619
PubChem号:24895021
物性数据
1. 性状: 白色结晶或粉末。无气味。微有甜味。
2. 密度(g/mL,25/4℃): 未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167℃、118~120℃(一水合物)
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未确定
9. 比旋光度(º):α-D-半乳糖+150.7°→80.2°(水中)、β-D-半乳糖+52.8°→80.2°(水中)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吡啶,微溶于乙醇和甘油。
毒理学数据
1、繁殖毒性:雌性大鼠经口TDLo:240mg/kg,11-22天后受孕;雌性大鼠经口TDLo:188mg/kg,8-10天后受孕;雌性大鼠经口TDLo:40mg/kg,1-22天后受孕;雌性大鼠经口TDLo:475mg/kg,3-22天后受孕;雌性大鼠经口TDLo:1000mg/kg,3-22天后受孕;雌性小鼠经口TCLo:1260mg/kg,1-21天后受孕;雌性小鼠经口TCLo:630mg/kg,1-2天后受孕;雌性小鼠经口TCLo:16500mg/kg,8-12天后受孕;
雌性小鼠经口TDLo:840mg/kg,14天前交配
生态学数据
暂无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7.25
2、 摩尔体积(cm3/mol):104.0
3、 等张比容(90.2K):312.7
4、 表面张力(dyne/cm):81.7
5、 极化率(10-24cm3):14.76
计算化学数据
1、 计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6
2、 氢键供体数量:5
3、 氢键受体数量:6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10
7、 重原子数量:12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5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4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常温常压下稳定
贮存方法
本品应密封干燥保存。
安全信息
合成方法
1. 在酸性介质中乳糖可被水解成D( +)-半乳糖,然后用水溶解,再用乙醇使结晶析出即得纯品。
半乳糖在植物界常以多糖形式存在于多种植物胶中,例如红藻中的K-卡拉胶就是D-半乳糖和3,6-内醚-D-半乳糖组成的多糖。游离的半乳糖存在于常青藤的浆果中。半乳糖为白色晶体。D-半乳糖和L-半乳糖均天然存在。D-半乳糖一般作为乳糖的结构部分存在于牛奶中,牛奶中的乳糖被人体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被吸收利用 [1] 。
因它含有热量,它也会被用作营养增甜剂。半乳糖是乳糖分子的一部分,另一半是葡萄糖。在
半乳糖胺乙酰脂结构式
β-乳糖酶的催化作用下,半乳糖可从乳糖的水解作用中得到。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
红藻中的K-半乳糖和 3,6-内醚-D-半乳糖组成的多糖,它也存在于多种低聚糖中,如蜜二糖、棉子糖等。在甜菜中的半乳糖常与肌醇相结合,某些藻类中的半乳糖与甘油相结合。游离的半乳糖存在于常春藤的浆果中。α型和β型半乳吡喃糖的熔点均为167℃, 比旋光度分别为:【α】D 150.7°→ 80.2°(水),【α】D 52.8°→ 80.2°(水) [2] 。
食物中的半乳糖主要来自奶类所含的乳糖。哺乳婴儿所需能量的20%由乳类中的乳糖提供。正常情况下,乳糖进入肠道后即被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经肠粘膜吸收。半乳糖被吸收后在肝细胞内先后经半乳糖激酶(GALK)、半乳糖-l-磷酸尿苷酰转移酶(GALT)和尿苷二磷酸半乳糖表异构酶(EPIM)的作用,最终生成l-磷酸葡萄糖进入葡萄糖代谢途径。人体肝脏将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的能力很强,摄人血中的半乳糖在半小时内即有50%被转化。
制备方法
制备半乳糖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乳糖的水解,得到等量的D-半乳糖和D-葡萄糖的混合物,用发酵法除去D-葡萄糖,即得到纯净的D-半乳糖,一般收率很高。半乳糖也可从D-来苏糖通过化学合成增长碳链制备。
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