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B14317-1kg | 人造沸石 | 粒径≤10.0um | 1kg | 139.00 | 139.00 |
|
|
B14317-5kg | 人造沸石 | 粒径≤10.0um | 5kg | 549.00 | 549.00 |
|
|
B14317-250g | 人造沸石 | 粒径≤10.0um | 250g | 41.00 | 41.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MSDS
采购询价
问答
一、基本概述
1. 定义:人造沸石是一类具有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硅铝酸盐矿物质,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制备而成。
2. 历史背景:1756年,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提发现天然沸石,并在高温下煅烧时发现其具有沸腾现象,因此得名“沸石”。1932年,McBain提出了“分子筛”的概念,表示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筛分物质的多孔材料。虽然沸石只是分子筛的一种,但因其最具代表性,所以“沸石”和“分子筛”两个词经常被混用。
二、化学性质
1. 化学式:人造沸石的一般化学式为:\( \text{AmB}_p \text{O}_{2p} \cdot n \text{H}_2\text{O} \),其中A为Ca、Na、K、Ba、Sr等阳离子,B为Al和Si,p为阳离子化合价,m为阳离子数,n为水分子数,x为Al原子数,y为Si原子数,(y/x)通常在1~5之间,(x+y)是单位晶胞中四面体的个数。
2. 离子交换性:人造沸石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
3. 吸附性:由于其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人造沸石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
4. 催化性:人造沸石可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使用,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5. 热稳定性:人造沸石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稳定。
6. 耐酸性:某些类型的人造沸石还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够在酸性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三、物理性质
1. 外观:人造沸石通常为无色或白色粉末状固体,但也有因合成条件不同而呈现其他颜色的。
2. 密度:人造沸石的密度一般在1.9-2.3g/cm³之间,含钡的沸石密度可达2.5-2.8g/cm³。
3. 硬度:莫氏硬度中等,一般在3.5-5.5之间。
4. 熔点:人造沸石的熔点较高,一般在1000℃以上。
5. 孔隙结构:人造沸石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孔隙大小和形状可调,这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四、应用领域
1. 水处理领域:用于水的软化、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去除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
2. 工业领域:用作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环保领域:利用其吸附性能,处理废气中的SO₂、NOₓ等污染物。
4. 农业领域:用作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5. 医药领域:用作药物载体,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和方向。
五、注意事项
1. 操作安全:在处理或使用人造沸石时,应确保操作安全,避免粉尘飞扬和接触皮肤。
2. 储存条件:人造沸石应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3. 废弃处理:废弃的人造沸石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 GHS分类(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 类别:不适用。人造沸石不属于危险品。
- 标签要素:无特殊要求。
2. 安全术语
- 防止吸入:避免长时间接触粉尘以防止吸入。
- 眼睛防护:操作时建议佩戴护目镜。
- 皮肤防护:使用适当的防护手套和衣物。
3. 风险术语
- R42/43: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轻微刺激或过敏反应。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不慎吸入粉尘,应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部位至少15分钟,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但避免使用水灭火。
- 火灾风险:人造沸石本身不易燃,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眼罩)。
- 清理方法:小心收集溢出物,避免产生粉尘。可以用湿法清扫以避免扬尘。
7. 废弃处置
- 处理方法:按照当地法规处置,通常可以作为一般工业废弃物处理。
- 注意事项:避免将人造沸石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8. 安全数据表(SDS)
- 包含内容:成分、危害标识、第一救助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废弃处置等信息。
9. 储存与运输
- 储存条件: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 运输说明: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高温环境。
1. 吸附性能
- 吸附容量:吸附容量是衡量沸石吸附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单位质量的沸石所能吸附的物质量来表示。例如,人造沸石在处理氨氮废水时,能够有效地处理质量浓度为150~200 mg/L的氨氮废水,当初始pH值为5,投加量为25 g/L时,反应120分钟后,氨氮去除率可达到80%左右。
- 吸附速率:吸附速率反映了沸石吸附物质的快慢程度。研究表明,人造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且为优惠吸附;准一级方程比准二级方程能够更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试验数据,吸附速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
2. 离子交换能力
- 钙交换能力:钙交换能力是评估沸石软化水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沸石对Ca²⁺的交换能力,可以表示其软化水的能力。例如,4A沸石中的Na⁺可被Ca²⁺置换,测定沸石对Ca²⁺的交换能力,以此来表示4A沸石软化水的能力。
3. 化学稳定性
- 抗酸碱性:人造沸石在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是其化学稳定性的重要体现。例如,在处理氨氮废水时,初始pH值对于吸附效果有较大影响,偏酸环境下去除率较高。
- 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沸石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能不变的能力。这对于沸石在高温环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 物理性质
-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直接影响沸石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孔隙结构有助于提高沸石的吸附容量和速率。
- 粒度分布:粒度分布影响沸石的流动性和应用效果。均匀的粒度分布有助于提高沸石的应用效率。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