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D20308-10mg | 洋蓟素 | 分析标准品,≥98.0% | 10mg | 935.00 | 935.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一、基本理化性质
1. 分子结构:洋蓟素的化学名称为1,3-二咖啡酰奎宁酸,分子式为C25H24O12,分子量为516.45。其结构包含两个咖啡酸基团和一个奎宁酸基团。
2. 物理性状:洋蓟素通常以结晶体形式存在,熔点在225-227℃之间,微溶于冷水,较易溶于沸水,且可溶于冰醋酸和醇类。
二、药理作用
1. 保肝护肝:洋蓟素具有显著的保肝活性,能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它通过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增加肝细胞膜的稳定性来发挥作用。
2. 利胆作用:洋蓟素能刺激胆汁分泌,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等疾病。
3. 抗氧化作用:洋蓟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4. 降血脂作用:洋蓟素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三、临床应用
1. 肝病治疗:洋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它通过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来改善肝功能。
2. 保健品:由于洋蓟素具有显著的保肝护肝和抗氧化作用,它也常被用作保健品成分,用于预防肝脏疾病和维护肝脏健康。
四、安全性与副作用
洋蓟素作为一种天然提取物,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胃肠道不适。因此,在使用含有洋蓟素的产品时,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洋蓟素(1,3-二咖啡酰奎宁酸)是一种存在于菊科植物洋蓟和森林千里光中的天然化合物,也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其分子式为C25H24O12,分子量为516.45。
一、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分类,洋蓟素目前没有明确的危险性类别。这意味着它不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等危险品范畴。然而,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无法确定其是否属于其他特殊类别的化学品。
二、安全术语
1. 安全术语:
- 无特定安全术语与洋蓟素直接相关。
2. 风险术语:
- 同样,由于缺乏具体信息,无法明确洋蓟素的风险术语。但基于其天然来源和化学性质,可以推测其风险较低。
三、安全措施
1. 操作人员注意事项:
- 避免长时间接触:虽然洋蓟素本身可能不具有高毒性,但长时间接触任何化学物质都可能对皮肤或呼吸道造成一定刺激。因此,建议在操作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 注意通风:在处理洋蓟素时,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吸入任何可能释放的气体或颗粒物。
2. 储存条件:
- 干燥避光:洋蓟素应储存在干燥、避光的环境中,以防止受潮或分解。
- 密封保存:使用密封容器存放洋蓟素,以防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其他污染物。
3. 搬运注意事项:
- 轻拿轻放:在搬运洋蓟素时,应小心轻放,避免包装破损导致泄漏或污染。
- 远离热源和火种:虽然洋蓟素本身不易燃,但在储存和搬运过程中仍应远离高温和火源,以防万一。
四、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如果洋蓟素不慎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2. 眼睛接触:如果洋蓟素溅入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就医。
3. 吸入:如果意外吸入洋蓟素粉尘或烟雾,应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4. 食入:虽然洋蓟素通常不以口服形式摄入,但如果误服且量较大,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所服用的物质。
五、泄漏应急处理
1. 个人防护:在处理泄漏事故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和手套。
2. 清理方法:对于少量的洋蓟素泄漏,可以使用吸附剂(如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对于大量的泄漏,可能需要专业的清理团队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扬尘或气溶胶。
3. 环境影响评估:在处理泄漏事故后,应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没有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六、废弃处置
1. 废弃物性质:根据洋蓟素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2. 废弃处置方法:应将废弃的洋蓟素交由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安全处置。处理方法可能包括焚烧、填埋或回收利用(如果技术上可行)。在处置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3. 注意事项:在废弃处置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二次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应保留相关记录以备查阅和监管。
七、安全数据表
洋蓟素的安全数据表(SDS)是一份详细的文件,其中包含了关于该物质的所有重要安全信息和使用指南。SDS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提供了化学品的名称、CAS号、分子式以及生产商的信息。
2. 危险性概述:描述了洋蓟素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潜在的健康危害和环境影响等信息。
3. 成分/组成信息:列出了洋蓟素的主要成分及其浓度范围。
4. 急救措施:提供了针对不同接触方式(如皮肤接触、眼睛接触等)的急救措施建议。
5. 消防措施:介绍了洋蓟素的燃烧特性以及如何应对火灾事故的方法和设备选择。
6. 泄露应急处理:提供了应对洋蓟素泄漏事故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7. 操作处置与储存:给出了洋蓟素的安全操作指南、储存条件以及废弃处置方法等关键信息。
8. 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建议了在使用洋蓟素时应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以及工程控制措施等。
9. 理化性质:详细描述了洋蓟素的外观、气味、熔点、沸点等物理化学性质参数。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评估了洋蓟素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参与的化学反应类型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物质的安全性。
1. 性状
- 外观与物理性质:洋蓟素通常以粉末或结晶形式存在,其颜色为类白色或淡黄色。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脂溶性,能溶解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 化学性质:洋蓟素的分子式为C25H24O12,分子量为516.45。其密度为1.64 g/cm³,熔点在225-227℃之间。
2. 鉴别方法
- 化学反应:洋蓟素可以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进行鉴别,如显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 光谱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可以准确测定洋蓟素的含量。常用的检测波长为320 nm,流动相为乙腈-2%醋酸水溶液(13:87),流速为1 ml/min。
3. 纯度要求
-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洋蓟素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样品中洋蓟素的含量应在90%以上。
- 杂质控制:洋蓟素产品中应不含或仅含极少量的杂质,总杂质含量不得超过5%。
4. 稳定性
- 环境条件:洋蓟素在常温下稳定,但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可能会分解。因此,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 储存条件:建议将洋蓟素存放在密封容器中,置于2-8℃的冰箱中保存,以延长其保质期。
5. 生物活性
- 抗氧化作用:洋蓟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 抗菌作用:洋蓟素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包括蜡状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 保肝作用:洋蓟素能够保护肝脏,增强胆汁分泌,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脂肪肝。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