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B24644-500g | N-[N-甲基-N-[(2-异丙基-4-噻唑基)甲基]氨基羰基]-L-缬氨酸 | ≥98.0% | 500g | 3651.00 | 3651.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一、基本化学性质
1. 分子式:C13H20N4O2S
2. 分子量:308.4 g/mol
3. 熔点:115.0-122.0°C
4. 沸点:567.2°C(760 mm Hg)
5. 闪点:295.4°C
6. 密度:1.3 g/cm³(25°C)
7. 蒸气压:1.12E-07 mm Hg(25°C)
8. 外观: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
9. 溶解性: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和乙腈,不溶于乙酸乙酯和己烷。
二、结构特点
1. 分子结构:该化合物由L-缬氨酸通过酰胺键与一个含氮硫杂环相连,其中氮原子上还连有一个甲基和一个噻唑基甲基。这种结构赋予了它独特的化学性质。
2. 手性碳原子:L-缬氨酸部分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使得该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
3. 官能团:分子中含有多个氮原子、一个羰基(C=O)、一个硫原子以及多个氢原子,这些官能团决定了它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三、化学反应性
1. 酸碱性:由于分子中含有多个氮原子和羰基,该化合物可能表现出一定的碱性。同时,羧基的存在也可能使其在某些条件下表现出酸性。
2. 亲核性: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使其具有一定的亲核性,能够参与亲电取代反应。
3. 配位能力:氮原子和硫原子都可能作为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4. 氧化还原性:噻唑基团中的硫原子可能参与某些氧化还原反应。
5. 水解反应: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酰胺键可能水解,生成相应的氨基酸和噻唑基甲基胺。
四、稳定性与储存
1. 稳定性:该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不易分解。但在高温或强氧化剂存在下可能不稳定。
2. 储存条件:建议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五、光谱学性质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由于分子中含有共轭体系,该化合物可能在紫外可见区域有吸收峰。
2. 红外光谱:通过红外光谱可以识别分子中的官能团,如羰基、羧基、氮原子等。
3. 核磁共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化学环境,进一步验证分子结构。
六、生物活性与应用前景
虽然目前没有直接关于该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报道,但根据其结构特点,可以推测它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例如,它可能作为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或信号传导途径的调节剂等。因此,该化合物在药物研发领域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1. GHS分类:该物质未明确列出在GHS(全球统一制度)分类中的具体类别,但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结构,可能与刺激性或有害物品有关。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7/39: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3. 风险术语: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并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使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如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剂。
- 特殊危险性:燃烧时可能会释放有毒烟雾,需注意防护。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
- 环境防护: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土壤或大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泄漏范围。
- 清理方法:使用适当的吸附剂或吸收剂收集泄漏物,并进行安全处置。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根据当地法规进行分类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 废弃处置方法: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安全处置,不得随意倾倒或排放。
8. 安全数据表(SDS):
- 概述:提供关于该物质的详细信息,包括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性质、危害性、安全操作规程、储存条件、泄漏处理方法以及急救措施等。
- 获取途径:通常由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提供,也可通过相关数据库查询。
1. 化学纯度
- 总杂质含量: 通常应低于某个限定值(例如,不超过0.5%或1%)。
- 特定杂质: 对可能存在的特定杂质进行限量检测,如合成过程中可能残留的起始物、中间体、副产物等。
- 溶剂残留: 检查是否有溶剂残留,如甲醇、乙醇、丙酮等,并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2. 物理性质
- 熔点: 测定该化合物的熔点,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 比旋光度: 由于该化合物是L-缬氨酸衍生物,具有光学活性,因此需要测定其旋光度。
- 水分含量: 控制水分含量在规定范围内,以避免吸湿和降解。
3. 光谱数据
- 质谱: 通过质谱分析(如MS, ESI-MS)确认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 核磁共振: 使用NMR(如1H NMR, 13C NMR)来确认化合物的结构和纯度。
- 红外光谱: IR光谱可以提供官能团的信息,帮助验证化合物的结构。
4. 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指标
- 微生物限度: 确保产品中不含有害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酵母。
- 内毒素: 如果用于注射剂或生物制品,需检测内毒素水平。
5. 稳定性
- 热稳定性: 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测试,确定储存和运输条件。
- 光稳定性: 确定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
- 长期稳定性: 加速老化试验,预测产品的有效期。
6. 其他指标
- 外观和感官检查: 观察样品的颜色、气味、形态等。
- 粒度分布: 如果适用,测量颗粒的大小分布。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