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32858-5mg | N-[2-[N-(4-氯肉桂)-N-甲基氨基]苯基]-N-(2-羟乙基)-4-甲氧苯磺酰胺磷酸酯盐 | ≥98.0% | 5mg | 604.00 | 604.00 |
|
|
A32858-25mg | N-[2-[N-(4-氯肉桂)-N-甲基氨基]苯基]-N-(2-羟乙基)-4-甲氧苯磺酰胺磷酸酯盐 | ≥98.0% | 25mg | 2034.00 | 2034.00 |
|
|
A32858-100mg | N-[2-[N-(4-氯肉桂)-N-甲基氨基]苯基]-N-(2-羟乙基)-4-甲氧苯磺酰胺磷酸酯盐 | ≥98.0% | 100mg | 6104.00 | 6104.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1. 结构特征
该分子由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 芳香环:包含一个氯取代的肉桂基团和一个甲氧基取代的苯磺酰胺基团。
- 胺基和亚胺基:包括一个甲基氨基和一个羟乙基氨基。
- 磺酰胺基团:含有磺酰基 (SO₂) 连接在氮原子上。
- 磷酸酯基团:通过磷酸化反应引入的磷酸根基团。
2. 溶解性
由于分子中存在多个极性基团(如羟基、胺基、磺酰胺基和磷酸根),它在极性溶剂(如水、甲醇、乙醇、二甲基亚砜等)中应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然而,由于同时存在较大的非极性基团(如芳香环和氯取代基),其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可能较差。
3. 酸碱性
分子中含有酸性氢原子(如磷酸根上的氢),因此可能表现出一定的酸性。此外,胺基和亚胺基的存在可能会表现出弱碱性,能够与酸反应形成盐。
4. 化学反应性
# 4.1 亲核取代反应
由于存在胺基和亚胺基,这些基团可以参与亲核取代反应。例如,胺基上的氢可以被其他基团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
# 4.2 加成反应
肉桂基团中的双键可以进行加成反应,如与溴、卤素或氢气反应。
# 4.3 氧化还原反应
分子中的芳香环和含硫基团可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磺酰胺基团中的硫在强氧化条件下可能被氧化成更高价态的硫化合物。
# 4.4 水解反应
磷酸酯基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生成游离的磷酸和相应的醇。
5. 光谱特性
# 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芳香环和共轭双键的存在使得该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有特征吸收峰。
# 5.2 红外光谱(IR)
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到分子中特定官能团的振动,如O-H, N-H, C=C, S=O等。
# 5.3 核磁共振(NMR)
氢核磁共振(¹H NMR)和碳核磁共振(¹³C NMR)可以提供关于分子结构的详细信息,包括不同环境下氢和碳的化学位移。
6. 热稳定性
由于分子结构复杂,含有多个易分解的基团(如磷酸酯和磺酰胺基团),该化合物可能在高温下不稳定,容易分解。
7. 生物活性
这种复杂的有机分子可能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具体活性需通过生物实验进行验证。例如,它可能具有抗菌、抗炎或其他药理作用。
1. GHS分类:该化学品可能属于某些特定的危险品类别,如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呼吸过敏等。具体的GHS分类取决于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潜在危害。
2. 安全术语:在处理此化学品时,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穿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以及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3. 风险术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对健康的危害,如吸入、皮肤接触或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4. 急救措施:如果发生意外接触,如皮肤接触或眼睛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如果误吸或食入,应立即呼叫毒物控制中心或就医。
5. 消防措施:在火灾情况下,消防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使用适合该化学品的灭火剂。应根据物质的安全数据表了解其燃烧性和灭火方法。
6. 泄漏应急处理:在发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泄漏区域,防止化学品扩散。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清理泄漏,并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废物。
7. 废弃处置:废弃的化学品应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置。通常需要由合格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8. 安全数据表:安全数据表(SDS)提供了关于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危害、安全措施、急救措施、储存、泄漏处理和废弃处置等。所有处理和使用该化学品的人员都应熟悉SDS的内容。
1. 纯度:
- 总杂质含量:包括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残留溶剂等。
- 特定杂质:如合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产物或降解产物。
2. 物理性质:
- 外观:颜色、形态(粉末、晶体等)。
- 熔点:应符合理论值范围。
- 旋光度:如果适用。
3. 化学性质:
- pH值:水溶液的酸碱度。
- 干燥失重:样品在一定条件下干燥后的质量变化。
- 灼烧残渣:高温下样品分解后的残留物。
4. 光谱分析:
- 红外吸收光谱 (IR):确定官能团的存在。
- 核磁共振波谱 (NMR):确认分子结构。
- 质谱 (MS):测定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UV-Vis):如果适用。
5. 含量测定:
-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用于测定活性成分的含量。
- 滴定法:根据功能基团进行定量分析。
6. 微生物限度:
- 细菌内毒素:对于注射用化合物尤其重要。
- 微生物污染:需符合药典规定的微生物限度。
7. 稳定性:
- 热稳定性: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 光稳定性:对光的敏感性。
- 长期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预测产品在储存期间的稳定性。
8. 其他特殊检测:
- 重金属含量:如铅、汞、镉等。
- 砷盐:限量测试。
参考文献和标准
要获取具体的质量指标,可以查阅以下来源:
1. 欧洲药典 (EP)
2. 美国药典 (USP)
3. 中国药典 (CP)
4. 日本药局方 (JP)
5. 企业标准(如果该化合物是某公司生产的)
6. 科研论文和技术报告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