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B48863-50mg | 5-(苄氧基)-1H-吲哚-3-甲腈 | ≥99.0% | 50mg | 955.00 | 955.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1. 结构与官能团:
- 该化合物包含一个吲哚环,其中5号位被苄氧基取代,3号位则连接有氰基(-CN)。
- 苄氧基是一个通过氧原子与苯基相连的基团,而吲哚环是含有两个双键的五元杂环,与苯环稠合。
2. 物理性质:
- 外观可能为固体或液体,具体取决于其纯度和结晶形态。
- 熔点、沸点、密度等物理常数会受分子结构和纯度的影响。
- 溶解性方面,由于含有极性的氰基和苄氧基,可能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但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二氯甲烷等。
3. 化学稳定性:
- 在常温下,该化合物可能相对稳定,但在高温、强酸、强碱或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分解或反应。
- 氰基是一个相对活泼的官能团,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加成、还原、氧化等。
4. 反应活性:
- 氰基可以作为亲核试剂参与反应,也可以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加成反应。
- 苄氧基中的氧原子也可能参与一些特定的化学反应,如醚键的断裂或形成。
- 吲哚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可以进行亲电取代、金属催化偶联等反应。
5. 光谱性质:
- 该化合物可能具有特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于鉴定或定量分析。
- 红外光谱可用于识别氰基、苄氧基和吲哚环的特征振动模式。
- 核磁共振(NMR)光谱可用于确定分子中不同氢原子和碳原子的环境。
6. 生物活性:
- 根据具体的应用背景,该化合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菌、抗癌等。然而,这些活性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7. 安全性与毒性:
- 氰基化合物通常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处理和使用时应遵循适当的安全操作规程。
- 长期或大量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其蒸汽。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GB 30000.2-2013(第2部分),5-(苄氧基)-1H-吲哚-3-甲腈可能被归类为以下类别之一,具体取决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危害性及环境影响等特性:
1.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2A:如果该物质对皮肤有腐蚀性或刺激性。
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2A:如果该物质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或可能造成损伤。
3.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 2:如果该物质具有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4.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如呼吸道刺激、皮肤致敏等):如果该物质在单次接触后可能对特定靶器官产生毒性效应。
5. 危害水生环境 - 急性危险,类别 2:如果该物质对水生环境构成急性危险。
请注意,这些只是可能的分类,并非确定性的。具体的GHS分类需要依据该物质的详细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数据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结果来确定。
安全术语:
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到5-(苄氧基)-1H-吲哚-3-甲腈的具体安全术语,但我可以基于一般化学品的安全处理原则提供一些建议性的安全术语:
* 避免吸入:避免吸入蒸气或粉尘。
*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戴防护面罩: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远离火源:避免与明火或高温表面接触。
* 禁止排入环境:防止该物质污染环境。
风险术语:
同样,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到该物质的具体风险术语,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风险术语示例:
* 易燃:如果该物质易于燃烧。
* 有毒:如果该物质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 对皮肤有刺激性:如果该物质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
* 对眼睛有刺激性:如果该物质可能刺激眼睛或造成损伤。
* 对水生生物有害:如果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一、物理性质
1. 外观:
- 性状: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的结晶固体。
- 颜色:应无显著颜色变化,若出现明显的变色或杂质,可能影响其纯度。
- 晶型:晶体应均匀一致,无明显的结块或分层现象。
2. 熔点:
- 范围:具体的熔点范围应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规格或实验数据确定。例如,假设熔点为100-102°C。
- 方法:使用毛细管法进行测定,将样品装入薄壁毛细管中,逐渐加热并观察其熔化过程。
- 意义:熔点是衡量化合物纯度的重要指标,纯净的物质具有固定的熔点,若熔点范围过宽,可能表示存在杂质。
3. 溶解度:
- 极性溶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等,通常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 非极性溶剂:如己烷、甲苯等,溶解度较低。
- 方法:通过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可以评估其适用的溶剂体系。
二、化学性质
1. 官能团:
- 苄氧基 (PhCH₂O-):苯环上连接一个氧原子,通常对分子的反应性有重要影响。
- 吲哚环 (1H-Indole):具有芳香性和富电子特性,容易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 氰基 (-CN):强吸电子基团,可参与亲核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2. 纯度:
- 高效液相色谱(HPLC):使用反相C18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纯度。
- 气相色谱(GC):适用于挥发性较强的化合物,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
- 核磁共振波谱(NMR):包括¹H NMR和¹³C NMR,通过积分和信号分裂模式确认结构一致性。
3. 水分含量:
- Karl Fischer滴定法:通过与碘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从而定量水分含量。
- 干燥失重法:在规定温度下烘干样品,通过重量变化计算水分含量。
三、光谱数据
1. 质谱(MS):
-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检测分子离子峰,确认分子量。
- 电子轰击质谱(EI-MS):提供碎片离子信息,帮助确认结构。
2. 红外光谱(IR):
- 特征吸收峰:如3000-2800 cm⁻¹(=CH),2200 cm⁻¹(C≡N),1600-1450 cm⁻¹(芳香C=C)。
- 方法:使用KBr压片法或ATR(衰减全反射)法进行测量。
3. 核磁共振波谱(NMR):
- ¹H NMR:检测苄氧基、吲哚环上的氢原子,确认其化学环境。
- ¹³C NMR:检测碳原子的不同化学位移,确认结构。
- NMR条件:如使用400 MHz或500 MHz仪器,以CDCl₃为溶剂,设定适当的扫描次数以提高信噪比。
四、稳定性
1. 光稳定性:
- 测试方法:将样品暴露于紫外光下一定时间,通过HPLC分析其降解产物。
- 指标:样品在特定时间内的降解率应低于某个限值(如不超过5%)。
2. 热稳定性: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通过测量样品在升温过程中的热流变化,确定其分解温度。
- 热重分析(TGA):测量样品在升温过程中的重量变化,进一步确认其热稳定性。
五、安全性和法规符合性
1. 急性毒性:
- LD₅₀值:通过动物实验测定半数致死剂量,评估急性毒性。
- 安全操作:建议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
2. 储存条件:
- 温度:建议在室温下保存,避免高温。
- 湿度:建议在干燥环境中保存,避免吸湿。
- 光照:建议避光保存,使用不透明容器或铝箔包裹。
3. 运输规定: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危险品运输规定进行分类和标识,确保符合航空运输要求。
六、其他质量控制指标
1. 重金属含量:
- 限度:如铅≤10 ppm,汞≤1 ppm,砷≤2 ppm,镉≤2 ppm。
- 检测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2. 微生物限度:
- 标准:总需氧菌数≤1000 CFU/g,霉菌和酵母菌数≤100 CFU/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 检测方法:按照药典规定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