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中文名称:三碘甲烷
英文名称:Iodoform
别名名称:海碘仿 黄碘 碘仿 IPG干胶条 Carbon triiodide Triiodomethane
分子式:CHI3
分子量:393.73

3.gif


编号系统
CAS号:75-47-8
MDL号:MFCD00001069
EINECS号:200-874-5
RTECS号:PB7000000
BRN号:1697010
PubChem号:24881012
物性数据
1.性状:黄色粉末或晶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2.熔点(℃):115~120
3.沸点(℃):218
4.相对密度(水=1):4.01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3.0
6.辛醇/水分配系数:3.03
7.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醚、丙酮
8.晶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141.0
9.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210.9
10.气相标准熵(J·mol-1·K-1) :355.62
11.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178.0
12.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75.07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355mg/kg(大鼠经口);1184mg/kg(兔经皮)
LC50:2657mg/m3(小鼠吸入,7h)
2.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67μg/皿。仓鼠胚胎程序外DNA合成和姐妹染色体交换:1mg/L。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2.92mg/L(96h)(黑头呆鱼,动态)
2.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55d(理论)。
3.其他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45.54
2、摩尔体积(cm3/mol):101.8
3、等张比容(90.2K):291.2
4、表面张力(dyne/cm):66.7
5、极化率(10-24cm3):18.05 [1]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7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稳定性 稳定
2.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碱金属、汞及其化合物
3.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受热、摩擦、撞击
4.聚合危害 不聚合
5.分解产物 碘化氢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安全信息

环境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重者发生肺水肿。高浓度接触可引起神经系统改变,出现精神错乱、兴奋、头痛、幻觉、共济失调等。对眼有刺激性。口服灼伤口腔和胃,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及心、肝、肾损害。慢性影响:皮肤长期接触可至湿疹;有时引起全身瓜,如发热、皮疹等。可致肝、肾损害。
监测方法
药物制剂中三碘甲烷的定量测定[刊,乌克兰]/Listov S.A.;Bogrdanova V.N.//фарм.ж.(Киев).-1986,(3).-44~46 《分析化学文摘 》1988.5.
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10mg/m3
嗅觉阈浓度 0.37ppb
处置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带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851
安全标识:S26S36/S37
危险标识:R20/21/22R36/37/38

合成方法

由丙酮(或乙醇)经卤化、水解而得。先将水、碘化钠及丙酮加入反应锅,加冰降温至10℃。搅拌下缓缓加入次氯酸钠,直至不产生浑浊即达终点,控制温度不超过20℃。静置1h,吸去上层清液,取出碘仿层过滤。滤饼用水洗至中性,再用蒸馏水洗至无氯根为止。然后将其他35-40℃干燥,即得成品。此外,由氯仿与碘甲烷反应也可制备该品。

用途

1.在医药和生物化学中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2.用作化工中间体、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