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0542-5g | N-(叔丁氧羰基)-1-(2,4-二硝基苯基)-L-组氨酸 | ≥98.0% | 5g | 315.00 | 315.00 |
|
|
A10542-25g | N-(叔丁氧羰基)-1-(2,4-二硝基苯基)-L-组氨酸 | ≥98.0% | 25g | 1330.00 | 1330.00 |
|
|
A10542-25g-1 | N-(叔丁氧羰基)-1-(2,4-二硝基苯基)-L-组氨酸 | ≥98.0% | 25g | 1234.00 | 1234.00 |
|
|
A10542-100g | N-(叔丁氧羰基)-1-(2,4-二硝基苯基)-L-组氨酸 | ≥98.0% | 100g | 4304.00 | 4304.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采购询价
问答
一、基本结构与官能团
1. 保护基团:
- 叔丁氧羰基(Boc):用于保护氨基,对酸敏感,可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
2. 芳香环:
- 2,4-二硝基苯基:含有两个强吸电子基团(硝基),使芳香环上的氢原子具有酸性,可以作为离去基团参与某些反应。
3. 氨基酸部分:
- L-组氨酸:含有咪唑侧链,具碱性和亲核性,可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二、物理性质
1. 溶解性:
- 由于存在极性官能团,该化合物在极性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等)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但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2. 熔点和沸点:
- 高熔点,通常大于100°C,具体值取决于纯度和测定条件。
- 高沸点,但通常会在沸点之前分解。
三、化学性质
1. 酸碱反应:
- 酸性质:咪唑环上的氮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
- 碱性质:氨基和咪唑环上的氮具有一定的碱性,可以接受质子。
2. 亲核反应:
- 咪唑环上的未共享电子对具有较强的亲核性,可以与亲电试剂发生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 芳香环上的硝基基团可以被还原,例如使用氢气和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将硝基还原为胺基。
4. 光化学反应:
- 在某些条件下,芳香环上的硝基可能会参与光化学反应,导致化合物的光解或异构化。
5. 热稳定性:
- 该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是稳定的,但高温可能导致Boc保护基的脱除或芳香环上取代基的变化。
6. 水解反应:
- Boc保护基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重新生成游离氨基。
四、光谱性质
1.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由于存在芳香环和硝基,该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中有特征吸收峰。
2. 红外光谱(IR):
- 显示Boc保护基、芳香环、硝基和咪唑环的特征吸收峰。
3. 核磁共振(NMR):
- 在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中,各官能团的氢和碳原子会有特征信号。
五、生物活性
1. 潜在的生物活性:
- 由于含有氨基酸和芳香环结构,该化合物可能具有某些生物活性,如抗菌、抗肿瘤等,但需要进一步的生物学测试来确认。
一、GHS分类
1. 急性毒性
- 经口毒性:根据动物实验数据,该物质可能具有低到中等的急性经口毒性。具体LD50值需参考毒理学研究结果。
- 皮肤接触毒性:初步研究表明,皮肤接触可能导致轻微到中度的刺激或腐蚀。
- 吸入毒性:吸入此物质可能对呼吸道造成刺激,长时间暴露的风险更高。
2. 皮肤腐蚀/刺激
- 类别2:该物质可能引起皮肤腐蚀或严重刺激,需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3. 严重眼睛损伤
- 类别2A:有证据表明,该物质可能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包括临时或永久的眼睛损伤。
- 类别1:在更高浓度下,可能对眼睛造成立即且严重的损伤。
4. 呼吸或皮肤敏感作用
- 皮肤致敏:该化学品可能是皮肤致敏物,反复接触可导致过敏反应。
- 呼吸致敏:可能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表现为哮喘或其他呼吸系统症状。
二、安全术语
1.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2.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以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
3. S45:如误吸入,应将受害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其温暖和安静,立即就医。
三、风险术语
1. R20/21:吸入或皮肤接触可能有害。
2. R36/37/38: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3. R42:长期重复接触可能对皮肤和呼吸道造成慢性健康影响。
四、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水清洗至少15分钟,并咨询医生。
2.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咨询医生。
3. 吸入:将受害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保持其温暖和安静,如有呼吸困难,进行输氧,并立即就医。
4. 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就医,并出示该物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五、消防措施
1. 灭火剂选择: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剂。
2. 特殊危害:燃烧时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如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需注意防护。
3. 消防人员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和全身防护服,以防化学灼伤和中毒。
六、泄漏应急处理
1. 个人防护:清理人员需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防化服、防护眼镜和耐化学品手套。
2. 环境防护:避免泄漏物进入水体、土壤或排水管道。
3. 清洁程序:使用吸附材料(如砂土)吸收泄漏物,并将其转移至专用废物容器中,按照危险废物处理规定处置。
4. 设备与工具:使用非火花工具进行清理,防止产生静电火花。
七、废弃处置
1. 物理化学处理:可通过高温焚烧法进行处理,确保焚烧炉具备足够的温度和停留时间以完全分解有害物质。
2. 生物处理:在特定条件下,可考虑采用生物降解方法处理低浓度废弃物。
3. 包装与运输:废弃前应妥善包装,并标注清楚废物性质和危害,按照当地法规要求进行运输和处置。
八、安全数据表
1. 标识:包含化学品名称、CAS号、危险性分类等信息。
2. 成分/组成信息:列出所有成分及其百分比。
3. 危险性概述:简要描述主要的GHS分类和相应的风险术语。
4. 急救措施:详细说明不同接触途径下的急救步骤。
5. 消防措施:提供适用的灭火剂和特殊危害信息。
6. 事故释放措施:指导如何应对泄漏和其他紧急情况。
7. 操作与储存:说明安全操作条件、储存要求及不相容物。
8. 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推荐工程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9. 理化性质:包括外观、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等。
10. 稳定性与反应性:描述化学品的稳定性、避免的条件、不相容物及危险反应。
11. 毒理学资料:提供急性和慢性毒性数据、生态毒理数据等。
12. 生态学资料:涉及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潜力、对水生和陆生生物的影响等。
13. 废弃处置:详细说明废弃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运输信息:提供UN编号、危险货物编号及运输注意事项。
15. 法规信息:列出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16. 其他信息:包括制备、安全和/或使用建议、参考文献等。
一、化学结构与纯度
# 1. 分子式与分子量
- 分子式: C16H18N6O8
- 分子量: 434.35 g/mol
# 2. 化学名称
- N-(叔丁氧羰基)-1-(2,4-二硝基苯基)-L-组氨酸
# 3. 纯度要求
- 纯度: ≥98.0% (通过HPLC或GC分析)
- 杂质含量: 总杂质应≤1.0%
二、物理性质
# 1. 外观
- 形态: 固体粉末或结晶
- 颜色: 淡黄色至黄色
# 2. 溶解性
- 水溶性: 可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极性溶剂
# 3. 熔点
- 熔点范围: 120-125°C
三、鉴别试验
# 1. 红外光谱(IR)
- 符合标准品的红外吸收特征峰
# 2. 核磁共振(NMR)
- 1H NMR: 显示特定化学位移值,符合结构特征
- 13C NMR: 确认碳原子环境,符合预期结构
# 3. 质谱(MS)
- ESI-MS: 显示分子离子峰[M+H]+ @ m/z 435.36
四、含量测定
# 1.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波长: 检测波长254 nm
- 柱类型: C18反相色谱柱
- 流动相: 乙腈-水梯度洗脱
- 保留时间: 与标准品一致
# 2. 气相色谱(GC)
- 适用情况: 若样品具有足够的挥发性,可以使用GC进行纯度和含量测定
五、干燥失重
- 干燥失重: ≤0.5% (在105°C下干燥至恒重)
六、重金属检查
- 重金属含量: ≤10 ppm (依据药典方法,如ICP-OES或ICP-MS)
七、残留溶剂
# 1. HPLC法或其他适当方法检测以下残留溶剂的含量
- 甲醇: ≤1000 ppm
- 乙醇: ≤1000 ppm
- 丙酮: ≤1000 ppm
- 二氯甲烷: ≤60 ppm
- 四氢呋喃: ≤72 ppm
八、微生物限度
- 细菌总数: ≤1000 CFU/g
-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100 CFU/g
- 致病菌: 不得检出 (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九、包装与储存
# 1. 包装材料
- 遮光、密封保存,推荐使用铝箔袋或棕色玻璃瓶
# 2. 储存条件
- 温度: -20°C至4°C冷藏
- 湿度: 避免高湿度环境,最佳相对湿度≤60%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