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A13496-5g | 1-吡咯烷基丁腈 | ≥99.0% | 5g | 94.00 | 94.00 |
|
|
A13496-25g | 1-吡咯烷基丁腈 | ≥99.0% | 25g | 279.00 | 279.00 |
|
|
A13496-100g | 1-吡咯烷基丁腈 | ≥99.0% | 100g | 815.00 | 815.00 |
|
化学性质
质量标准
危险属性
质检报告
采购询价
问答
一、基本结构与性质
1. 分子结构
- 化学式:C9H16N2
- 分子量:152.24 g/mol
- 结构特征:该化合物包含一个吡咯烷环和一个丁腈链。吡咯烷环是一个五元含氮饱和杂环,而丁腈链则带有一个氰基(-CN)。
2. 物理性质
- 外观: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体颜色可能因纯度和环境条件略有变化。
- 溶解性: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醇类、醚类和氯仿,但在水和盐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二、化学反应性
1. 亲核取代反应
- 由于吡咯烷环上的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可以作为亲核试剂参与反应,例如与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季铵盐。
- 反应示例:\[ \text{C}_9\text{H}_{16}\text{N}_2 + R—X \rightarrow \text{C}_9\text{H}_{15}\text{N}—R—X \]
2. 加成反应
- 氰基(-CN)部分可以参与多种加成反应,如与氢气、卤化氢等进行加成。
- 反应示例:\[ \text{C}_9\text{H}_{16}\text{N}_2 + H_2 \xrightarrow{\text{catalyst}} \text{C}_9\text{H}_{18}N_2 \]
3. 氧化还原反应
- 吡咯烷环和氰基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被氧化剂氧化,例如高锰酸钾(KMnO4)或铬酸(H2CrO4)。
- 反应示例:\[ 2 \text{C}_9\text{H}_{16}\text{N}_2 + 13 KMnO_4 + 8 H_2O \rightarrow 2 \text{C}_9\text{H}_{14}(COOH)_2 + 2 K_2CO_3 + 10 MnO_2 \]
三、热稳定性与光化学性质
1. 热稳定性
- 在高温下,1-吡咯烷基丁腈可能会分解,产生自由基和其他小分子,具体分解产物取决于温度和环境条件。
- 分解示例:\[ \text{C}_9\text{H}_{16}\text{N}_2 \xrightarrow{\Delta} \text{C}_4\text{H}_8 + \text{HCN} + \text{其他小分子} \]
2. 光化学性质
- 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能发生光解反应,导致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
- 光解示例:\[ \text{C}_9\text{H}_{16}\text{N}_2 \xrightarrow{h
u} \text{C}_9\text{H}_{15}\text{N}^{\cdot} + \text{H}^{\cdot} \]
四、毒性与生态影响
1. 毒性
- 急性毒性数据表明,1-吡咯烷基丁腈对实验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主要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进入体内。
- 毒性级别:根据不同实验数据,属于中等毒性类别。
2. 环境影响
-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在环境中积累,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 应避免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并采取适当的废物处理措施。
五、应用领域
1. 有机合成中间体
- 用于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特别是在药物合成和材料科学领域。
- 作为构建复杂环状结构和多官能团分子的关键中间体。
2. 药物研发
- 在某些药物分子中引入吡咯烷环和氰基,以改善药效和选择性。
- 用于开发新型药物候选物,特别是在神经科学和抗炎药物研究领域。
物理性质
1.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2. 沸点:约140-150°C / 0.5 mmHg。
3. 密度:大约1.0 g/mL。
4. 折射率:n20/D 约1.47。
化学性质
1. 纯度:≥98%(通过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2. 水分含量:≤0.5%。
3. 杂质含量:总杂质应不超过1%。
- 其他相关杂质如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等的具体含量需符合相关标准。
4. 手性纯度(如果适用):对于手性化合物,对映体过量(ee%)应≥99%。
安全指标
1. 重金属含量:铅 (Pb) ≤10 ppm,汞 (Hg) ≤2 ppm,砷 (As) ≤3 ppm,镉 (Cd) ≤5 ppm。
2. 残留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等,每种溶剂的残留量应≤500 ppm,总残留溶剂量应≤1000 ppm。
储存和稳定性
1. 储存条件:常温下避光保存,防潮。
2. 保质期:在规定储存条件下,通常为24个月。
3. 稳定性: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稳定,避免高温、明火及强氧化剂。
分析方法
1. 气相色谱法(GC):用于检测纯度和杂质。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检测纯度和杂质,特别是对复杂混合物的分析。
3. 卡尔费休滴定法:用于测定水分含量。
4. 原子吸收光谱法或ICP-MS:用于测定重金属含量。
5. 旋光仪:用于测定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
法规和标准
1. 符合性: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国际的药品、食品及化学品管理规范,如USP, EP, JP等。
2. GMP认证:生产环境和流程应遵循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1. GHS分类
- 急性毒性:根据现有数据,1-吡咯烷基丁腈可能被归类为有害(H3)。
- 皮肤腐蚀/刺激:该物质对皮肤有刺激性(H312)。
- 严重眼损伤/刺激: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H318)。
- 呼吸或皮肤过敏:未被列为皮肤过敏物。
- 生殖毒性:未被列为影响生育能力的物质。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性接触):未被列为对特定器官有毒的物质。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未被列为对特定器官有毒的物质。
- 致癌性:未被列为致癌物。
- 致突变性:未被列为致突变物。
- 吸入危险:未被列为吸入危险。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S45:如发生事故或感觉不适,立即就医(可能带有本品标签)。
3. 风险术语
- R20:吸入有害。
- R37:刺激呼吸系统。
- R38:刺激皮肤。
- R41:对眼睛有严重损害。
4.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困难,进行输氧;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皮肤接触: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部位。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及时就医。
- 食入:如误食,不要催吐,立即就医并出示化学品容器或标签。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切勿用水灭火。
- 火灾风险:该物质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有害气体,需注意通风。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自给式呼吸器和防护服。
- 环境清理:避免泄漏物料扩散,用惰性材料吸附并转移至安全地点进行处理。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按照当地法规处置。
- 处理方法:建议交由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专业处理。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