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400-990-3999 / 邮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亚试剂 —— 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订货编号 | 产品名称 | 规格 | 包装 | 原价 | 现价 | 数量 | 操作 |
---|---|---|---|---|---|---|---|
E13767-500ml | 四氯乙烯 | 环保级 | 500ml | 239.00 | 239.00 |
|
化学性质
危险属性
质量标准
MSDS
质检报告
采购询价
问答
1. 分子结构:四氯乙烯的化学式为C2Cl4,分子量约为165.83 g/mol。
2. 物理性质:四氯乙烯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熔点约为-22.2℃,沸点约为121.2℃。密度大约为1.62 g/cm³,折射率在20℃时约为1.505。
3. 稳定性:四氯乙烯通常稳定,但在高温或紫外光照射下会逐渐分解,生成三氯乙酰氯及少量的光气。因此,工业用四氯乙烯通常会添加酚类(如对苯二酚)、胺类、醇类、腈类等作稳定剂。
4. 化学反应性:四氯乙烯本身不会燃烧,但在高温和明火下会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四氯乙烯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例如,与臭氧反应生成光气和三氯乙酰氯;与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作用生成三氯乙酰氯和少量四氯二硝基乙烷;与氨作用生成氯化铵和碳等。
5. 毒性:四氯乙烯具有一定的毒性,主要通过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进入人体。高浓度的四氯乙烯蒸汽会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长时间或反复暴露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头痛、眩晕、乏力等症状。
1. GHS分类
- 致癌性(类别2):四氯乙烯被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类别2A)。长期接触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 急性毒性(类别4):其对大鼠经口致死剂量(LD50)为3005 mg/kg,吸入致死浓度(LC50)为50427 mg/m³,表明其急性毒性属于第四类。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四氯乙烯对家兔皮肤有重度刺激性,但对眼睛的刺激较小。
2. 安全术语
- S7:保持容器紧密封闭,防止蒸发和泄漏。
- S16:远离火源和热源,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
- S23:避免吸入气体、烟雾、蒸气或喷雾。
- S24: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以减少皮肤接触和吸入的风险。
- S45:如发生事故或感到不适,立即就医并出示标签。
- S61:避免释放到环境中,以防污染水体。
3. 风险术语
- R40:少数报道显示其有致癌后果。
- R51/53: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良影响。
- R23/25:吸入和吞食有毒,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并及时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使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剂,消防人员需佩戴氧气呼吸器。
- 有害燃烧产物: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光气等有毒气体。
6. 泄漏应急处理
-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进行处理达标排放。
-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以降低蒸气灾害,并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7. 废弃处置
- 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气体应通过碱洗涤器除去有害成分。处理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8. 安全数据表
- 理化特性:四氯乙烯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乙醚的气味,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中毒可导致乏力、眩晕、恶心等,且具有肝损害的风险。
- 生态学资料:对水生生物有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和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碱金属等接触。
1. 外观:四氯乙烯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明显的机械杂质。
2. 纯度:优等品的纯度应在99.90%以上,而合格品的纯度则在99.50%至99.85%之间。
3.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衡量四氯乙烯干燥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要求水分含量低于0.03%(质量分数)。过高的水分含量可能会影响四氯乙烯的使用效果,并增加储存过程中发生水解反应的风险。
4. 酸度:通过测量四氯乙烯中酸性物质的含量来评估其酸碱度。通常要求酸度低于0.0005%(以HCl计)。高酸度可能会对某些应用场景产生负面影响,如金属清洗中的腐蚀问题。
5. 蒸发残渣:蒸发残渣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蒸发后残留的物质量。这一指标反映了四氯乙烯中的非挥发性杂质含量。通常要求蒸发残渣低于0.005%(质量分数)。高蒸发残渣可能意味着产品中含有较多的杂质或分解产物。
6. 色度:色度用于评估四氯乙烯的颜色深浅。通常采用铂-钴色号表示。优等品的色度要求较低,一般不超过10 Hazen单位;而合格品的色度可能稍高,但通常也不超过30 Hazen单位。色度过高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效果。
7. 不挥发物:不挥发物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蒸发后残留的非挥发性物质的质量分数。这一指标反映了四氯乙烯中的非挥发性杂质含量。通常要求不挥发物低于0.005%(质量分数)。与蒸发残渣类似,高不挥发物含量可能意味着产品中含有较多的杂质或分解产物。
*产品名称
CAS号
*规格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货号
*包装/需求量
预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