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CAS号:111-46-6

MDL号:MFCD00002882

EINECS号:203-872-2

RTECS号:ID5950000

BRN号:969209

PubChem号:24889810

物性数据

1.       性状:无色、无臭、透明,具有吸湿性的黏稠液体,有辛辣气味,无腐蚀性。

2.       沸点(ºC,101.3kPa):245

3.       熔点(ºC):-10.5

4.       相对密度(g/mL,20/4ºC):1.118

5.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2.14

6.       折射率(15ºC):1.4490

7.       折射率(20ºC):1.4472

8.       常温折射率(n25):1.446

9.       黏度(mPa·s,20ºC):35.7

10.    黏度(mPa·s,25ºC):30

11.    闪点(ºC,闭口):143

12.    燃点(ºC):229

13.    蒸发热(KJ/mol,b.p.):52.297

14.    燃烧热(KJ/mol):2380.2

15.    比热容(KJ/(kg·K),20ºC,定压):2.31

16.    电导率(S/m,20ºC):5.86×10-7

17.    蒸气压(kPa,20ºC):<0.0013

18.    体膨胀系数(K-1,20ºC):0.000635

19.    爆炸下限(%,V/V):0.7

20.    爆炸上限(%,V/V):22

21.   溶解性:能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等混溶。与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直链脂肪烃、芳香烃等不混溶。

22.   相对密度(25℃,4℃):1.1122

23.   临界温度(ºC):476.85

24.   临界压力(MPa):4.7

25.   溶度参数(J·cm-3)0.5:27.775

26.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8.920×109

27.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60.700

28.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432.0

29.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571.2

30.   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374.7

31.   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628.5

32.   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 :258.4

毒理学数据

1、刺激性:兔子经皮:500mg     轻度刺激。

                     兔子经眼:50mg      轻度刺激。

2、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12565mg/kg;兔子经皮LD50:11890mg/kg

3、属微毒类。可经皮吸收,对皮肤黏膜刺激小。与乙二醇相似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能引起肾脏病理改变及尿路结石。人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mL/kg。服用二甘醇后约24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道症状。致死者随之出现头痛、肾区疼痛、一时性多尿然后少尿、嗜睡、面部轻度浮肿等。无尿发生后2~7日内昏迷而死。故本品应禁作药用,避免长期与皮肤接触。

生态学数据

对水体有轻微的危害。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25.39

2、   摩尔体积(cm3/mol):95.9

3、   等张比容(90.2K):244.4

4、   表面张力(dyne/cm):42.1

5、   极化率(10-24cm3):10.06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3

2.氢键供体数量:2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9.7

7.重原子数量: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6.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 避免与氧化物、潮湿的水分接触。

2.无色、无臭、透明,具有吸湿性的粘稠液体。有辛辣的甜味。 与溶解性能与乙二醇相似,但对烃类的溶解能力较强。二甘醇能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等混溶。与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直链脂肪烃、芳香烃等不混溶。松香、虫胶、醋酸纤维素和大多数油脂不溶于二甘醇,但能溶解硝酸纤维素、醇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和大多数染料。易燃,低毒。具有醇、醚的一般化学性质。

3. 存在于烟叶、烟气中。

4. 食入后的症状类似于乙二醇,请参阅乙二醇。用作酏剂产生致命的毒害作用。

贮存方法

1.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2.远离火源、水源。储存的地方远离氧化剂。


安全信息

危险概述

健康危害

未见本品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损害,可致死。尸检发现主要损害肾脏、肝脏。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 

操作注意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10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物质毒性

文献、期刊报道的毒性作用试验数据

编号

毒性类型

测试方法

测试对象

使用剂量

毒性作用

1

急性毒性

口服

人类

1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2

急性毒性

口服

儿童

240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肝毒性——其他变化

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代谢性酸中毒

3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12565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4

急性毒性

腹腔注射

大鼠

77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5

急性毒性

皮下注射

大鼠

188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6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

大鼠

6565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7

急性毒性

肌肉注射

大鼠

7826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8

急性毒性

未报告

大鼠

1565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兴奋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9

急性毒性

口服

小鼠

23700 mg/kg

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

2.行为毒性——肌肉无力

3.肝毒性——其他变化

10

急性毒性

吸入

小鼠

130 mg/m3/2H

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

2.行为毒性——兴奋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绀

11

急性毒性

腹腔注射

小鼠

9719 mg/kg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慢性肺水肿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和肾小球发生变化

3.血液毒性——脾发生变化

12

急性毒性

皮下注射

小鼠

5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3

急性毒性

未报告

小鼠

1330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兴奋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14

急性毒性

口服

9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5

急性毒性

口服

330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6

急性毒性

口服

4400 mg/kg

1.行为毒性——昏迷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体温下降

17

急性毒性

皮肤表面

11890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8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

2236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9

急性毒性

肌肉注射

4472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20

急性毒性

未报告

2688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兴奋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21

急性毒性

口服

豚鼠

7800 mg/kg

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

2.行为毒性——肌肉无力

3.肝毒性——其他变化

22

急性毒性

未报告

豚鼠

14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兴奋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23

慢性毒性

口服

大鼠

297 mg/kg/99D-C

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其他变化

2.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4

慢性毒性

口服

大鼠

18375 mg/kg/7W-C

1.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5

慢性毒性

吸入

大鼠

20 mg/m3/2H/26W-I

1.血管毒性——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肺气肿

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6

慢性毒性

吸入

小鼠

35 mg/m3/11W-I

1.心脏毒性——其他变化

2.肝毒性——肝豆状核变性

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7

慢性毒性

口服

105 mg/kg/18D-I

1.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8

慢性毒性

皮肤表面

17300 uL/kg/30D-I

1.肝毒性——其他变化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发生变化 (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

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29

眼部毒性

皮肤表面

人类

112 mg/3D (间断)

作用较轻

30

眼部毒性

皮肤表面

500 mg

作用较轻

31

眼部毒性

入眼

50 mg

作用较轻

32

致癌性

口服

大鼠

890 mg/kg/53W-C

1.致癌性——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肿瘤

3.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和肾小球发生变化

33

致癌性

皮下注射

大鼠

2500 mg/kg/82W-I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肿瘤

34

致癌性

口服

小鼠

420 mg/kg/22W-I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肿瘤

35

致癌性

吸入

小鼠

4 mg/m3/2H/30W-I

1.致癌性——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病

3.皮肤和附件毒性——肿瘤

36

致癌性

皮下注射

小鼠

1250 mg/kg/66W-I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肿瘤

37

致癌性

口服

大鼠

1752 mg/kg/2Y-C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肿瘤

38

致癌性

口服

大鼠

584 mg/kg/2Y-C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肿瘤

39

致癌性

口服

大鼠

840 mg/kg/81W-I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肿瘤

40

生殖毒性

口服

大鼠

50 mg/kg,雌性受孕 1-20 天后

1.生殖毒性——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

41

生殖毒性

口服

大鼠

7642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1.生殖毒性——胎儿毒性(如胎儿发育不良,但不至死亡)

42

生殖毒性

口服

大鼠

38212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1.生殖毒性——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

43

生殖毒性

口服

小鼠

343 mg/kg,多代

1.生殖毒性——影响分娩

2.生殖毒性——胚胎或胎儿死亡

3.生殖毒性——影响新生儿性别比例

44

生殖毒性

口服

小鼠

343 mg/kg,多代

1.生殖毒性——雌性生育能力下降

2.生殖毒性——对新生儿有其他影响

45

生殖毒性

口服

小鼠

5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1.生殖毒性——影响母体

46

生殖毒性

口服

小鼠

10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1.生殖毒性——胎儿毒性(如胎儿发育不良,但不至死


合成方法

1.一缩二乙二醇是环氧乙烷制乙醇时的副产品。

工艺流程:

用直接水合法    将环氧乙烷与水按1:8混合送入混合反应器,在150℃MPa下,反应40-60min,生成脱水塔进一步脱水;塔底的乙二醇混合液送入乙二醇塔,塔顶可得99.8%以上的乙二醇。塔底液送入一缩精馏塔,在塔顶温度135-140℃,压力4.0KPa下,从塔顶得到一缩二乙二醇。继续分离,可得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

精制方法:所含杂质有水、乙二醇、三甘醇等。可用减压蒸馏后分步结晶的方法精制。取二甘醇1650mL进行减压分馏,弃去480mL初馏分,收集1000mL中间馏分进行分步结晶,可得700mL二甘醇。

2. 与酸酐作用时生成酯,与烷基硫酸酯或卤代烃作用生成醚。

3. 合成:由环氧乙烷与乙二醇作用而制得。也是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时的副产品。


相关文献

其主要技术指标为:

二乙二醇 ≥ 99.60%(质量分数)

乙二醇 ≤ 0.10%(质量分数)

三乙二醇 ≤ 0.10%(质量分数)



用途

1.主要用作气体脱水剂和芳烃萃取溶剂。也用作硝酸纤维素、树脂、油脂、印刷油墨等的溶剂,纺织品的软化剂、整理剂,以及从煤焦油中萃取香豆酮和茚等。此外,二甘醇还用作刹车油配合剂、赛璐珞柔软剂、防冻剂和乳液聚合时的稀释剂等。还用于橡胶及树脂增塑剂;聚酯树脂;纤维玻璃;氨基甲酸酯泡沫;润滑油粘度改进剂等产品的生产。用作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2.用作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塑剂等。还用于防冻剂、气体脱水剂、增塑剂、溶剂、芳烃抽提剂、卷烟吸湿剂、纺织品润滑剂及整理剂、糨糊及各种胶的防干剂、还原染料吸湿助溶剂等。是油脂、树脂、硝化纤维素等的常用溶剂。